免费发布信息
查看: 3762|回复: 0

知情人士独家爆料:临朐为何将军多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6-12-17 11:04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湖北襄阳 来自 湖北襄阳
我的故乡山东省临朐县堪称人杰地灵。区域面积不大,人口基数不大,但出的共和国将军还真不少。
我作了个不完全统计,仅建国以来,临朐籍的军人中,就出了2位上将、2位中将、近20位少将。其中,许其亮上将,现为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央军委副主席;石云生上将,曾任海军司令员;许乐夫中将,曾任空军副政委兼空军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书记;谭悦新中将,曾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、总后勤部副部长;孙元功少将,曾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兼胡锦涛主席的侍卫长…
临朐为何将军多?这不禁使我想到了那句老话: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“南方的秀才,北方的将”,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。然而,我们临朐在“北方”这个大前提下,还有其独特的地利和人文优势,这或许是破解“临朐将军多”的重要密码。
QQ截图20161217103931.png

第一,临朐地处齐鲁交汇之地,受“孔子儒家文化、孙子兵家文化”影响最深。山东之所以称齐鲁大地,就是因为地域源自春秋战国时的齐国与鲁国。齐国是韬略鼻祖姜太公的封地,兵圣孙子出自齐国,崇武尚武是齐国人的传承;鲁国是孔孟之乡,儒家文化源远流长。
“穆棱关北愁爱子”,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。穆棱关是古齐鲁(国)的分界线,穆棱关北就是我们临朐,古属于齐国地盘,穆棱关南则是鲁国地盘。我们临朐地处齐鲁边缘地带,既受孔子儒家文化影响,又受孙子兵家文化影响,通俗地说,既爱笔杆子,又爱枪杆子。共和国的将军,当然要喜爱和精通这“两杆子”,临朐人就占了先机。

第二,东镇沂山在临朐境内,根深蒂固的“镇文化”让临朐人“参军热”始终不减。在祖国所有大好山川中,历朝历代统治者加封祭祀的只有10座大山,一是“五岳”,即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、中岳嵩山,五岳之首为泰山;二是“五镇”,即东镇沂山、西镇吴山、南镇会稽山、北镇医巫闾山、中镇霍山,五镇之首为沂山。
何为“岳”?何为“镇”?我的理解,“岳”可能有稳固国家政权的寓意。历朝历代为何对泰山封禅最多,大概是祈求国家政权稳如泰山的缘故吧。“镇”或许有保卫国家政权的象征。镇山、镇山,镇守四方嘛!这一猜想,为贞观十年(636年)唐太宗封沂山“东安公”所证实,东安公意为保土安疆。正是保土安疆“镇文化”的熏陶,临朐人自古至今以“参军热”而闻名,从这里走出去的军人多,又胸怀“镇守四方”之志,“将军多”自然在情理之中。

第三,临朐人特有的为人处世风格,有利于提高威信,获得社会认同。一是为人实在。我们临朐有句妇孺皆知的歇后语,“沂山顶上滚碌碡——实(石)打实(石)。”临朐人说话直来直去,不藏着掖着;办事义气实在,不虚头巴脑;做人光明正大,不阳奉阴违。为人实在仗义,容易获得众人和上级的信任。二是特长会写。我作了个统计,临朐人在北京党政军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处级以上干部数百人,主要来自两条渠道,一是上大学毕业后留京的,二是当兵转业留京的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长——会写,不少人是很有名的笔杆子。会写各行各业都需要,而且文字工作最能锻炼人,也最能展现人。盘点临朐籍的这些将军们,都是文武兼备的优秀人才。三是埋头苦干。临朐人不擅长搞老乡观念、相互提携照顾那一套,“临朐人没老乡观念”在部队很有名。大家无论在哪行哪业,都是靠自己埋头苦干,虽然辛苦些,进步有快慢、有大小,但都是凭自己的汗水换来的,自己心里坦然,外人也敬佩服气。俗话说,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。有了真本事,又埋头苦干,就有了不断进步的希望和可能。“将军多”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客服电话

0536-6180060

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:00-17:30

客服QQ点击咨询

微信公众号

APP客户端

Copyright © 2010-2019 www.zhucheng.sd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Discuz!X3.4 鲁ICP备12028244号-6

法律顾问:山东鲁能律师事务所 魏述伟

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:0536-6180060    邮箱:871780264@qq.com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